銀行副總裁Katherine本來年薪過百萬,然而,今年中她受孟加拉的窮人銀行家尤努斯啟發,竟甘願放棄高薪厚職,以獻身社企為終生目標。
Katherine在銀行界奮鬥11年,終於升至副總裁位置,自此她每天坐辦公室眺望維港、寫寫電郵,坐滿9小時便可放工,而且一年還有25日假,可謂不少打工仔夢寐以求的生活。可是一年前兒子出生,竟令她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之路:「我做了媽媽,望住孩子一天天長大,我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好人,一個開心的人,可以為社會做一些好事。我發覺,我對孩子的期望,反映了自己內心的真正價值。十年後,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什麼?」
過去她在銀行從事消費者信貸的業務分析,行內俗稱「放水」。她的職責就是以數據及科學化方法,策略性與精准地去計算,決定銀行要借錢給誰,甚麽時候借,借多少,收多少利息。最終目標就如所有公司一樣,要把利潤最大化。銀行要賺到盡,最好是債仔習慣借得多,還很少,不會破產,但長借長還,用信用卡則最好只還最低還款額。然而,親眼目睹雷曼等一連串金融事件,令Katherine不得不對工作有所反思。己為人母,一心養育好孩子的她,開始意識到舊式銀行制度只顧賺錢,而忽略對社會的禍害。
躊躇著要不要辭職之際,她讀到尤努斯的《Banker to the Poor》,內容講述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,如何在孟加拉開設社企銀行,並在過去40年間,幫助1,000萬窮人改變命運。尤努斯的故事,為Katherine帶來極大衝擊。於是,縱然誕下寶寶才11個月,她還是毅然跟隨「仁人學社」飛到孟加拉,希望親身考察窮人銀行:「那裡只是間鐵皮屋,只有一張檯、一張櫈,有一個分行經理,還有一本數簿,很簡陋。」不過她也深深體會這裡跟傳統銀行的差別。當地銀行家會每天走進鄉村,教窮人借錢養牛、買車,讓他們自豪地做生意,養家活兒。雖然來借錢的都是社會上最窮的人,但其壞帳居然只有1%。
就是這麼一個奇蹟,讓她明白窮人需要的也許只是一個機會。回港第一天便辭掉工作,她轉而去「仁人學社」就讀社企管理,為將來的事業做好準備。更戲劇化的,是前後兩個考察團中尚有3個香港銀行家,都先後丟下「大信封」,全身投入社企。談到將來,Katherine憧憬著各種可能,包括當一個社企的經理、股東、夥伴,或者社企基金管理人。崗位,也許已不再重要,因為尤努斯給了她一個信念:任何人都是社會的創革者;一個人都足以改變世界。
轉載自蘋果日報2013年9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