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轉載】同路人共譜抗癌曲

文章來源:明報2011年10月12日

當危疾降臨,誰也沒有戰勝的把握。面對隨時失去寶貴生命的危險,叫人無法不心灰意冷,但若然途上有同伴並肩前行,即使多艱難的路,彷彿也沒有那麼苦。癌病過來人May兩年前證實患上晚期乳癌,沿路有幸得到一班同路人扶持,積極接受治療並康復過來,現在這班親密友人更組成「音韻樂心靈」小組,藉着音樂撫慰心靈,並藉着歌聲勉勵其他病友,到處傳播互助關愛的正能量。

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致命殺手,據醫院管理局癌病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,截至2008年,本港平均每21名女性便有一人患上乳癌,其中45至64歲組別更是發病率最高一群。現時尚未找到確實成因,但撇除遺傳影響,缺乏運動(每星期運動少於3小時)、超重或肥胖、未有餵哺母乳、壓力大等都是患病的高危因素。

May對癌症絕不陌生,因為發病前,她已有照顧同受癌症困擾的姑仔的經驗,正因如此,她雖以為自己身體情况不差,但亦絕不鬆懈,每年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可是到07年左右,身體開始出現警號。

「當時我胸口正中的胸骨位置開始疼痛,於是請教醫生,但是初步檢查卻摸不到乳房有硬塊或任何異樣,醫生就猜是否我平日擔擔抬抬碰傷,或拿重物時姿勢不對,造成肌肉痛,於是處方了一些消炎藥給我。不過這種痛楚持續不退,到翌年檢查時我再提出,這次醫生診斷是骨膜發炎,所以我就繼續不以為意,沒有再作進一步的深入檢查。」直至有一天起牀,May驚覺其中一邊乳房出現凹陷,再次求醫時確診為乳癌,並已發展到第三期B,屬晚期症狀,於是隨即開始療程,包括進行切除手術、放射治療及化療,歷時約九個月。

分享經驗 互相扶持

得悉患病後,May雖不至於晴天霹靂,但坦言也感害怕,亦經歷過不想見人的時候,幸而在親友介紹下,在香港乳癌基金會遇到一班互相扶持的同路人,「說治療過程不辛苦,那一定是假的,譬如因化療的副作用,我曾試過一天內肚瀉十幾次,弄得缺水而入院,有時也不懂怎去面對。不過來到之後,一遇上什麼情况都可請教這裏的姑娘,她們很耐心地教你處理,要是你不願意上門,亦可透過電話傾談,讓你清楚了解個人的情况,大大減輕了治療期間的恐懼和痛苦。其次很高興認識到一班好姊妹,由於基金會開辦了不少活動和興趣小組,聚集了一群病友和康復者,因為大家也經歷過同一條路,相處時特別合拍有共鳴,大家會常常一起分享經驗,互相幫助,建立了一份親密的友誼,讓我亦變得積極樂觀起來。」

唱歌幫助抒發情緒

至於要數近期May最投入的興趣活動,就是與一眾病友及康復者組成的「音韻樂心靈」音樂小組,「雖然我並非五音不全,但一想到正式跟老師學唱歌就有點猶豫,所以初班時並沒有即時報名,可是年輕時我學過拉丁舞,一聽到音樂就特別開心,後來決定與姊妹們一起上課。回想以往我的社交圈子很窄,主要協助丈夫的生意,再不然就是回家煮飯做菜,但現在我每星期都來學唱歌,堂上不分彼此,老師又跟大家打成一片,練習後又會一起吃飯,非常充實。同時我又替中心做義工,以親身經驗輔導其他病友,以前我正是靠別人的幫助才能走過去,現在我也希望出一分力,活在當下,協助更多同路人。」

而May口中那位平易近人的老師,正是資深歌唱老師周小君,自去年以義務性質指導小組成員唱歌。周小君認為不論有沒有病,開不開心都好,大家都喜歡透過唱歌、聽音樂作為抒發情緒的途徑,對患者可能幫助更大,後來認識到乳癌基金會的朋友便一拍即合。「患者如能接受正確療程,將病治好其實不難,反而接下來的情緒問題卻為人所忽略,有部分學員表示,曾患上抑鬱,與朋友傾談時才被察覺,後來有機會參加音樂小組,通過唱歌令心情放鬆,情緒亦有改善。而且留意到學員們的信心逐漸增加,由起初害怕單獨唱歌到主動獻唱,心情與性格都變得更開朗,可見音樂有助發放正能量呢。」

定期檢查 及早發現

所謂助人自助,周小君與一班康復者的相處中亦有不少啟發和領悟﹕「學員大多數是乳癌康復者,但看起來完全不似經歷過危疾,思想正面,而且比一般人還要積極,有次一位同學很輕描淡寫地告訴我,病情再次復發並正接受治療,但看起來一切如常,我甚是佩服。她們亦讓我意識到自己有所疏忽,如能及早發現問題,盡快治療,才是對自己最好,所以現時我不斷提醒身邊女性朋友定時做Mammogram(X光造影檢查)。」她又表示會繼續教唱歌班,期望與學員並肩到處獻唱,發放正面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