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誰而戰?-《賽德克‧巴萊》觀後感

在香港,我們這一代對戰爭有甚麼印象?

《雷霆救兵》?《黑鷹72小時》?《拆彈雄心》?《赤壁》?

都是來自電影的印象,大多只停留於驚嘆那氣勢磅礡的場面,卻少了一份深沉的思考。倒是描述二次大戰猶太人被屠殺的多部電影,能牽引到一點情緒。

今天,趁著亞洲電影節,把《賽德克‧巴萊》上下集一口氣看了,合共差不多五小時,那些在原住民歌聲映襯下的殺戮,滲著原始味道的血腥,捍衛部族尊嚴的固執,把整個人的緊緊罩著。看罷,心很沉。可是,同時,又很高興,如果魏德聖導演有按原定計劃來到在播映後跟觀眾Q&A,我想,我也會為他鼓8分鐘的掌。(據說在威尼斯影展中,觀眾在電影後站立鼓掌達8分鐘)

在台灣被割據成為日本殖民地後,原住民雖然淪為奴役,協助日本人在山區裡大興土木,可是仍然忍耐歸順。就是因為一個日本人軍兵的莾撞,牽動了賽德克族人頭目莫那魯道決心奮起抗日,為自己部族而戰。

莫那魯道說:「如果你的文明要令我們卑躬屈膝,我就用野蠻來展現驕傲。」後來,日本將軍又說:「我給你文明不要,那我就來野蠻好了。」

這一個呼應,叫人啼笑皆非。不是為這對白,而是為那種人性的醜惡。此刻,更加覺得龍應台的《請用文明說服我》十分應景。在香港的政治遊戲上,在人際間的精神殺戮上,就正在上映著一幕一幕「野蠻地文明」。

賽德克族人以三百戰士迎戰千百日本兵團,戰士拼死抗敵固然悲壯,族人婦女為了不連累男人而走上自盡的路,又是另一種悲淒。我不禁問:「值得嗎?」、「需要嗎?」族人血腥的固執,實在呈現得太真實。

不竟,我們都是沒經歷戰爭的一代,不太容易代入,更何況,那是遙遠的台灣山區裡的一戰。然而,你只要不怕血腥,不怕人頭在眼前飛來飛去的話,斷手斷腳斷頭無數的話,就去看這齣電影,對戰爭、對歷史、對人性、對電影,你都會有得著。

除了電影故事本身,電影製作過程,也是這齣電影值得支持的原因之一。籌備8年,拍攝10個月,橫跨台日韓的製作人員數百,演員以千計算,而且是真正的原住民,而並非演員。製作費8億台幣(港幣約1億2千萬),比原定3億台幣超額。劇組三個月沒糧出,但沒有一個人要離開,還自掏腰包買便當。做道具的也自資一百萬來做那些日本軍機。演員之一的徐若瑄不僅沒收片酬,還借錢給導演。我相信,片尾roller是我看電影以來看過最長的名單了。名單之首是一批「天使」,相信都是為電影超額部份捐獻的人,包括徐若瑄、周杰倫和他的媽媽等等。

這不是一齣商業片,但各方人馬仍願意花這樣的氣力去做,除了因為那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,也是因為台灣電影市場能容得下各式各樣的片種。賺錢,從來都不是搞電影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