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上的中國 挑戰你的舌頭

近日,7集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受熱捧。自5月14日起,每晚10點半,萬千“吃貨”堅守在電視機前,鎖定央視一套。

《舌尖》團隊走訪、拍攝不下60個地區,分別從食材、主食、烹飪、生態等7個方面,講述了沉澱千年的中國飲食文化。總導演陳曉卿說:“美食只是一扇窗,透過它看到的是中國人。”於是《舌尖》裡不見“烹飪大師”、“美食專家”,更沒有“廚藝大賽”,有的是手工挖蓮藕、采竹筍、全中國只剩5人的高蹺式捕魚,70多歲的黑龍江“魚把頭”、賣饃的陝北老漢、陪外婆做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,以及在密林深處,每天走11個小時去採摘松茸的藏族少女卓瑪和她的媽媽。
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中國老百姓獲取食材時的勤勉與睿智,讓人對食物心懷敬意,也因此明白,“所謂美食,其實就是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”。

民以食為天,中外皆然。曾僑居波蘭,異國他鄉,謀生不易。直至大紅燈籠高掛,中餐館開業,才安心。後廚十年,常有波蘭客人請教:餃子咋包,宮保鷄丁咋做;更有同胞相約餐館,打牙祭,侃大山,畢竟漢堡薯條,比不上家鄉的一碗米粉。雖說廚師很業餘,也依然是對中國食文化的傳承與傳播;盡管鷄毛小店,卻也是故鄉的味道,遊子聊解鄉愁的去處。舌尖上的中國,更是我心頭的中國。

p.s. 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已在youtube 播放.

文章來源: 新浪新聞